中国入选2014高被引科学家和2014全球最有影响力科学思想家名单

汤森路透(http://ScienteWatch.com/GRR/Presence-High-Cited-Researchers)公布了世界上被高度引用的科学家名单“2014年被高度引用的研究人员”。与此同时,其科学观察公布了2014年世界科学思维最具影响力科学家名单,“2014年世界最具影响力科学头脑”(http://scientific watch.com/grr/presenting-high-被引-research)。

《2014年高被引研究人员》是一份根据基础科学指标(ESI)选择的该领域高被引论文的科学报告(即已发表论文是该领域高被引论文的前1%)。世界上有来自21个学科的3215名科学家,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中,工程学187人,化学198人,物理学144人,材料科学147人,计算机科学117人,数学99人。137个在环境生态学领域,195个在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159个在地球科学领域,95个在经济商业领域。农业科学112人,临床医学402人,免疫学87人,微生物学114人,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201人。神经科学和行为学129分,药理学和毒理学133分,精神病学和心理学100分,植物和动物科学176分。空间科学106人,社会科学177人。

从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共挑选出146名科学家,同时在两个以上领域挑选出17名科学家,并挑选出7名科学家作为国内研究机构的第二合作工作单位。它们分布在16个主要领域,包括材料(37)、工程(35)、化学(29)、数学(17)、物理(13)、地球(10)、计算(5)、分子生物学和基因(4)、微生物(3)、药理学和毒理学(3)、植物和动物(2)、环境生态学(2)、农业科学(1)、生物学和生物化学(1)、神经科学和行为(1)、临床医学(1)等。表1显示了选定国家在全球排名中的第四名。前三名是美国、英国和德国。17名被高度引用的科学家(其中13名是大陆科学家,4名是香港、澳门和台湾科学家)在中国被挑选出来,跨越化学和材料、工程和数学、计算、物理、环境生态学、临床医学和微生物学这两个主要研究领域,如表2所示。从研究机构的分布来看,中国共有52家机构(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培养出了被高度引用的科学家。表3列出了拥有2名以上被高度引用科学家的机构。其中,中国科学院占29%,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内地高校被引用科学家最多,如表3所示。Xi西北的两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兰州大学——都选择了被高度引用的科学家。Xi交通大学的三名教授被选为被高度引用的科学家。他们是电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郭烈锦教授、科学学院的张文秀教授、全球变化研究所的程海教授和地球科学教授。此外,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的两位1000名规划学者(李菊和曼)被选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第二个合作单位。

中国入选两个大类研究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序列号

名字

两个领域

研究单位

1

朱道本(朱道本)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

2

程辉明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

3

赵东元(赵东元)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复旦大学

4

(田禾)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华东科技大学

5

余()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武汉理工大学

6

范春海(樊春海)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

7

李亚栋(李亚栋)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清华大学

8

李水彤(李述汤)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香港香港城市大学

9

唐本忠(唐本忠)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香港香港科技大学

10

克雷格格林斯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南京工业大学

11

王祥科(王祥科)

工程;环境/生态

中国科学院,中国

12

丁峰(丁锋)

工程;计算机科学

中国江南大学

13

徐泽水(徐泽水)

工程;计算机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大学

14

金德曹(曹进德)

工程;数学

中国东南大学

15

廖世俊(廖世俊)

工程;数学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

16

陈冠荣(陈关荣)

工程;物理学

中国香港香港城市大学

17

约瑟夫佩里斯

临床医学;微生物学

中国CtrHKU巴斯德酒店

表3中国入选3名以上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院校名单

序号

研究单位

总数

1

中国科学院,中国

42

2

中国北京大学

5

3

中国BGI深圳

4

4

中国香港香港城市大学

4

5

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

4

6

中国香港香港大学

4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

4

8

中国清华大学

3

9

中国西安交通大学

3

10

中国复旦大学

3

11

中国澳门,澳门科技大学

3

12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

3

13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

3

14

中国中山大学

3

15

中国香港香港科技大学

3

16

中国东南大学

FL.hao22。cOM

3

17

中国中南大学

2

18

中国兰州大学

2

19

中国南京工业大学

2

20

中国东北师范大学

2

21

中国华南理工大学

2

22

中国香港香港中文大学

2

23

中国天津理工大学

2

24

中国浙江师范大学

2

25

中国浙江大学

2

国内研究单位在材料领域、工程领域、化学领域、物理领域、地球科学领域、计算科学领域、数学领域、环境生态领域入选情况如下:

材料领域全球有147名科学家入选,中国有37名科学家入选,其中港澳台5名,6名高被引科学家在国内为第二科研合作单位,分别是千人学者和实质合作科学家(其中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个2名,天津大学1名),中科院16人,化学研究所7人,应化所4人,金属研究所3人,物理所和上海应用物理所各一人。上海复旦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各两人入选。另外有10人同时入选材料和化学两个大类领域高被引科学家。

姓名

入选领域

研究单位

第二工作单位

李永方(李永舫)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苏州大学(苏州大学)

朱道本(朱道本)

材料科学;化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李-(万立骏)

材料科学

英国伦敦金属学会,中国(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

姜磊(江雷)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郭玉国(郭玉国)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

宋卫国(宋卫国)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

刘(刘云圻)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实验室)

郑惠明(成会明)

材料科学;化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柯路(卢柯)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路磊(卢磊)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林俊(林君)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马东哥(马东阁)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春霞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王立祥(王利祥)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胡永生(胡勇胜)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范春海(樊春海)

材料科学;化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赵东元(赵东元)

材料科学;化学

中国复旦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方(方晓生)

材料科学

中国复旦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功能纳米材料与光电器件实验室)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曹勇(曹镛)

材料科学

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叶欣立

材料科学

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亚栋(李亚栋)

材料科学;化学

中国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研究所)

陈永胜(陈永胜)

材料科学

中国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纳米中心)

于(余家国)

材料科学;化学

中国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舒-于虹(俞书宏)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田鹤(田禾)

材料科学;化学

中国华东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克雷格格林斯

材料科学;化学

中国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姜懿翔特区布拉德利

材料科学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90%)

中国南京工业大学(5%);中国香港香港浸会大学(5%)

居里(李巨)

材料科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麻神理工学院核科学与工程)

中国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

马云(马恩)

材料科学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中国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

陈明威(陈明伟)

材料科学

日本东北大学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

冯新良(冯新亮)

材料科学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聚合物研究所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高级有机材料研究所

井上秋久(井上明久)

材料科学

日本佐斋国际大学(35%),日本(现在的日本东北大学)

天津大学(50%),中国(天津大学合作);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15%)

唐本忠(唐本忠)

材料科学;化学

中国香港香港科技大学

中国浙江大学;中国华南理工大学

黄伟洋(黄百鸣)

材料科学

中国香港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

材料科学

中国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

李水彤(李树堂)

材料科学;化学

中国香港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苏州大学(苏州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

英-楚浩(朱郝颖)

材料科学

台湾交通大学(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来自世界各地的187名工程领域的科学家被选中,35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被选中,其中10名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2名来自城市大学,1名来自香港大学、理工大学、中文大学和科技大学,2名来自澳门城市大学,1名来自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和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有4名成员,其中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2名,合肥材料科学研究所1名,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宇航学院有4人,其中智能控制与系统研究所的高慧君是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两位科学家之一。从东南大学挑选了三个人。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三个人被选中,其中一个是来自东京工业大学的1000人规划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有2名候选人。清华大学、西郊大学、东华大学、扬州大学、江南大学、辽宁理工大学、解放军科技大学、南京科技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分别入选。另外6名候选人被评为两大研究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即中国科学院合肥材料科学研究所的王祥科、江南大学的丁奉、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的徐泽水、东南大学的曹金德、上海交通大学的廖世俊和香港城市大学的陈冠荣。

在工程领域的35名候选人中,有8名从事与能源领域有关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其余27名科学家集中从事高级控制理论研究、智能系统控制计算、复杂网络系统控制、工程过程控制、计算决策系统研究等。

2014年,清华大学过增元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郑平院士、Xi交通大学郭烈锦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赵天寿可持续能源技术中心教授等四位在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领域被高度引用的科学家入选。

名字

选定区域

研究单位

第二工作单元

秦心(努力工作)

工程

中国科学院,中国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研究所)

孙功权

工程

中国科学院,中国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研究所)

王祥科(王祥科)

工程;环境/生态

中国科学院,中国

(中国科学院合肥材料科学研究所核科学与工程)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金湖路(吕金虎)

工程

中国科学院,中国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高慧君(高慧君)

工程

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智能控制与系统研究所)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刘翔(张立宪)

工程

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比航天学院

英国格拉摩根大学

王长虹(王常虹)

工程

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英国格拉摩根大学

金德曹(曹进德)

工程;数学

中国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金陵梁(梁金玲)

工程

中国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数学系)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于(虞文武)

工程

中国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数学系)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何勇(何勇)

工程

中国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敏(吴敏)

工程

中国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佘金花(佘锦华)

工程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

(东京工科大学)

中国中南大学(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廖世俊(廖世俊)

工程;数学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陈平(郑平)

工程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曾-国源(过增元)

工程

中国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郭烈锦(郭烈锦)

工程

中国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何吉欢(何吉欢)

工程

中国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中国苏州大学(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中国浙江农业大学

刘玉荣(刘玉荣)

工程

中国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丁峰(丁锋)

工程;计算机科学

中国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佟绍成(佟绍成)

工程

中国辽宁理工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徐泽水(徐泽水)

工程;计算机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

中国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商学院)

盛源徐(徐胜元)

工程

中国南京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邵(邵宗平)

工程

中国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T.赵(赵天寿)

工程

中国香港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

詹姆斯林

工程

中国香港香港大学(香港大学)

章典(張大鵬)

工程

FL.hao22。cOM

中国香港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工程学院计算科学系,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研究中心)

王军(王鈞)

工程

中国香港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工程,计算智能实验室)

中国大连理工大学

何志平(何永昌)

工程

中国香港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系)

陈冠荣(陈关荣)

工程;物理学

中国香港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

孟初周(周孟初)

工程

中国澳门,澳门科技大学?(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电子计算工程系;同济大学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李(李志武)

工程

中国澳门,澳门科技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中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成(陈振武)

工程

台湾国立成功大学?

(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地球观测与数据分析中心)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台湾国立高雄海洋大学

黄建禄

工程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

(台湾中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天线实验室)

198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化学领域的科学家被选中,29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被选中,其中2名来自香港科技大学,1名来自鞍钢城市大学。中国科学院有9名成员,其中5名来自华英研究所,2名来自化学研究所,1名来自金属研究所,1名来自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有4个人。上海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有两个成员。其中一人来自清华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化学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厦门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和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此外,在两个主要领域有10位被高度引用的科学家:化学和材料科学。

名字

领域

研究单位

第二单元

董(董)

化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汪尔康(汪尔康)

化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鹏(王鹏)

化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瑞士苏黎世

沙霍金古(加奥邵军)

化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成员)

美国布朗大学;(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程辉明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范春海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李竹元(李志远)

化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朱道本(朱道本)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姜磊(姜磊)

化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高松(高松)

化学

中国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严纯华(严纯华)

化学

中国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师)

化学

中国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双黎杰

化学

中国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李福友(李)

化学

中国复旦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光学功能材料与生物成像实验室)

赵东元(赵东元)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复旦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肖(陈晓明)

化学

中山大学,中国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杰(张)

化学

中国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李亚栋(李亚栋)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研究所)

彭笑刚(彭笑刚)

化学

中国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化学系)

余()

化学;材料科学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材料复合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FL.hao22。cOM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FL.hao22。cOM

克雷格格林斯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南京工业大学

钟(苏)

化学

中国东北师范大学

孙立成(孙立成)

化学

中国大理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谭(谭蔚泓)

化学

中国湖南大学(湖南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兰(郑)

化学

中国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田禾)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华东科技大学

林学友

化学

中国香港香港科技大学

唐本忠(唐本忠)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香港香港科技大学

中国浙江大学;中国华南理工大学

李水彤(李树堂)

化学;材料科学

中国香港香港城市大学COSDAF研究中心科学与材料科学系)

中国苏州大学(苏州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

来自世界各地的144名科学家被选入物理学领域,来自中国的13名科学家被选入。香港科技大学和城市大学各有一人。中国科学院有6个人,其中5人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人来自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人。其中一人来自中国科技大学低温高压实验室、中国邮电大学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应用光学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的陈冠荣被选入两个主要领域:物理和工程。

名字

研究领域

研究单位

第二工作单元

蔡荣根(蔡荣根)

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洪丁()

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楠林(王楠林)

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戴茜(黛西)

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钟芳(钟芳)

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简-罗霖

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辅将军(陈根福)

物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谢安-惠辰(陈贤慧)

物理学

中国科技大学,中国

田波

物理学

中国北京邮电大学

傅(邓)

物理学

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应用光学北京重点实验室)

伊-高天

物理学

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员,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陈冠荣)

物理学;工程

中国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

史蒂文路易(雷根市)

物理学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中国香港香港科技大学?

在地球科学领域,来自世界各地的115名科学家被选中,来自中国的10名科学家被选中。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有2名成员。中国科学院有4名成员,其中3名来自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名来自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两个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一个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院地球化学系。来自安交通大学全球变化研究所的程海教授入选。

名字

选定区域

研究单位

第二工作单元

李谢安华(李花仙)

地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傅(吴福源)

地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肖文娇(肖文娇)

地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刘(刘敦义)

地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

郑永飞(郑)

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

吴元宝(吴元宝)

FL.hao22。cOM

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中国地质大学吴涵(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研究院地球化学系)

高山(山)

地学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研究院地球化学系)

海成(程海)

地学

中国西安交通大学(Xi交通大学全球变化研究所)

美国双城明尼苏达大学

孙敏(孙敏)

地学

中国香港香港大学(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地学

中国香港香港大学(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在数学方面,来自世界各地的99名科学家被选中,来自中国的17名科学家被选中。其中,2人来自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应用数学系,1人来自香港大学通识教育中心,1人来自高雄医科大学。兰州大学数学系和天津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各有两名成员。北京大学工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数学信息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和杭州师范大学科学学院各有一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廖世俊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曹金德入选数学与工程两大专业。

名字

选定区域

研究单位

第二工作单元

万(李万通)

数学

中国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谢安玲迷(迷先令)

数学

中国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已退休))

苏(苏永福)

数学

中国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系)

永红瑶(姚永红)

数学

中国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系)

陈(陈)

数学

中国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理工学院;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周勇(周勇)

数学

中国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数学信息工程学院)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廖世俊(廖世俊)

数学;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曹金德(曹金德)

数学;工程

中国东南大学(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尹朝阳(尹朝阳)

数学

中国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中国澳门,澳门科技大学

大庆江(蒋大庆)

数学

中国东北师范大学()

周勇(周勇)

数学

中国湘潭大学(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秦小龙(秦小龙)

数学

中国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丁(周定轩)

数学

中国香港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数学学院)

数学

中国澳门,澳门科技大学

渡边高桥(Wataru Takahashi)

数学

台湾中山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应用数学系)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洪(徐洪坤)

数学

台湾中山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应用数学系)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姚仁智(任瑶)

数学

台湾高雄医学大学(高雄医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基础科学教育)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在计算科学领域,来自世界各地的117名科学家被选中,来自中国的5名科学家被选中。其中两人来自台湾国立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国科学院有4名成员,其中3名来自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名来自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大学科学学院、Xi交通大学科学学院各有一所。两个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一个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院地球化学系。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丁奉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大学科学学院徐泽水被选为计算科学和工程两个主要研究领域。

名字

选定区域

研究单位

第二工作单元

马(马洪武)

计算机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英国爱丁堡大学

丁峰(丁奉)

计算机科学;工程

中国江南大学(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泽帅秀(徐泽水)

计算机科学;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大学

中国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商学院)

张(张文秀)

计算机科学

中国西安交通大学(Xi交通大学理学院)

谢赫刘禅(刘金贤)

计算机科学

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台湾国立大学土木工程系)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从世界各地挑选了137名环境生态学领域的科学家,从中国挑选了2名科学家。浙江大学能源工程系热能工程研究所程少安,中国科学院合肥材料科学研究所核能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王祥科。其中,王祥科入选环境生态学和工程学两大研究领域。

名字

选定区域

研究单位

第二工作单元

邵安成

环境/生态

中国浙江大学(浙江大学能源工程系热能工程研究所)

王祥科(王祥科)

环境/生态;工程

中国科学院,中国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其他8个领域被高度引用的科学家名单。

名字

选定区域

研究单位

第二工作单元

(杨)

分子生物学遗传学

中国BGI深圳(BGI)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中国基因组科学研究所

王剑(王建)

分子生物学遗传学

中国BGI深圳(BGI)

王军(王军)

分子生物学遗传学

BGI (60%)、中国(BGI)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15%);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15%);香港大学(5%),中国香港;澳门科技大学(5%),中国澳门

李英瑞(李英瑞)

分子生物学遗传学

中国BGI深圳(BGI)

陈春英(陈春英)

药理学毒理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

赵(赵)

药理学毒理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

芝芳柴(柴芝芳)

药理学毒理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韩斌(韩斌)

植物动物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

李家洋(李嘉阳)

植物动物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

艾伦科曼

微生物学

中国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合作研究)

Walter eliza hallinst medres,australia(Walter and Eliza hall medicine institute,parkville,Australia)

易观(关彝)

微生物学

香港大学(70%),中国香港(香港大学新兴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15%);中国汕头大学医学院(15%)(汕头大学医学院)

尹玉龙(玉龙)

农业科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

沈红彬(沈红彬)

生物化学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教育部,中国;美国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分校

约瑟夫佩里斯

(约瑟夫斯里亚尔马利克佩里斯)

微生物学;

临床医学

中国香港香港大学(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白露(白潞)

神经科学行为

中国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

《2014年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思维》是汤姆森路透文献计量学专家对全球学者学术表现的综合评估,该评估基于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科学网(SCI)收集的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论文。跟踪近年(2011-2013年)情况,利用上述2014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2002-2012年),根据各自领域1%的高被引论文数,选出17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基因组学12名,材料3名,心脏病学1名,计算与工程(中国)1名),2014年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3200名科学思想科学家名单也列在自然科学与工程的21个子领域

世界上17位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